词典 动词

干预的意思

gàn

干预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拼音gàn yù
近义 干扰   干涉   过问  

词语解释

干预,干与[ gān yù,gān yù ]

⒈  过问或参与其事。

请民警同志出来干预。
周执森从来没有这样大胆地干预过总指挥的事情。——黎汝清《万山红遍》

intervene;

⒉  关涉;关系。

并无干预。
大抵为己之学,于他人无一豪(同毫)干预。——宋·朱熹《朱子全书·为学之方》

correlate;

⒊  好管闲事,过问与他毫无关系的事情。

作为财政大臣,查理无权干预政治事务。

meddle;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干与”。亦作“干豫”。

⒉  过问或参预(其事)。

《三国志·魏志·程昱传》:“显分明例,其致一也。初无校事之官干与庶政者也。”
《三国志·魏志·杨俊传》“众冤痛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车驾南巡,未到 宛,有詔百官不得干豫郡县。”
《晋书·王衍传》:“衍 妻 郭氏 ……好干预人事, 衍 患之而不能禁。”
宋 司马光 《上庞副枢论贝州事宜书》:“国有大政,庙堂之上,谋议素熟,方略已定,而復以踈贱之人,狂愚之议,干与其间,罪之大者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侯国民事由朝廷派官吏管理,侯不得干与。”
巴金 《怀念萧珊》一:“她看见那些年轻人深夜闯进来,害怕他们把我揪走,便溜出大门,到对面派出所去,请民警同志出来干预。”

⒊  关涉;关系。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选练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其餘无闻焉。”
《朱子全书》卷一:“大抵为己之学,於他人无一毫干预。”
明 李贽 《唐责梅传》:“孰知数千里之外,无干与之人,不用请求而遂以孝烈传其事也。”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网络百科

干预

  • 干预,亦作“ 干与 ”,“ 干豫 ”,汉语词汇。
  • 拼音:gān yù
  • 指关涉;过问与他毫无关系的事情。
  • 见《三国志·魏志·程昱传》:“显分明例,其致一也。初无校事之官干与庶政者也。”
  • 成语词典网m.377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