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后感
导航

多肉植物,白色小虫

2020-12

篇一:《多肉植物能用酒精能杀蚧壳虫杀菌,无毒!》

在过去几篇关于杀蚧壳虫的文章中,我屡次推荐一些怕家里的人受到药害,怕多肉植物受到毒害的人使用酒精,就往蚧壳虫身上那么一淋,那效果杠杠的,虽然我经常用,但其实不知道是什么原理,只大概觉得是酒精挥发吸热把杰克给冷死了(好吧,这个笑话太冷了),也有些花友表示用了,但没效果。

长久以来,困扰于我心中的疑问,终于在今天得到了解答,感谢仙珍园的花友ppao,做了关于酒精杀细菌的原理,我想可能和杀蚧壳虫的原理差不多...都是让蛋白质变性...也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酒精不起作用,因为浓度不对。以下是ppao关于酒精杀菌杀蚧壳虫的解释。

酒精能够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凝固,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

如果使用高浓度酒精,对细菌蛋白脱水过于迅速,使细菌表面蛋白质首先变性凝固,形成了一层坚固的包膜,酒精反而不能很好地渗入细菌内部,以致影响其杀菌能力。

75%的酒精与细菌的渗透压相近,可以在细菌表面蛋白未变性前逐渐不断地向菌体内部渗入,使细菌所有蛋白脱水、变性凝固,最终杀死细菌.

酒精浓度低于75%时,由于渗透性降低,也会影响杀菌能力。

也就是说,酒精杀菌消毒能力的强弱与其浓度大小有直接的关系,过高或过低都不行,效果最好的是75%。

这下,你们知道买瓶酒精的好处了吧...刚淘宝搜了下,500ml,75%浓度的酒精就9.8就包邮的,买更多好像还有得便宜(表示,我跟卖酒精的真不认识),我只是常用酒精杀蚧壳虫,下面这位作者niwei88118就更...厉害了,他长期用酒精杀菌杀虫...先看看niwei88118养的肉,再看看他使用酒精的心得。

在经历了包邮区高温+高湿的洗礼后终于送走了第二个养肉的夏天,大好的时光终于来临,借此整理了一下两年的多肉防虫、防菌心得。并献上目前我觉得最好用的防治神器,详见下文:

一、关于多肉长虫、长菌原因:

1、外来多肉未处理干净。

由于每个人的养殖方法和养殖环境不同,自己的多肉都无法保证100%无虫,更不要说外来多肉了。(如收到多肉时就遇到到化水、黑腐请直接商议退货或补偿吧,一般活不下来)

我的多肉大多来自论坛少部分为淘宝和大棚货,三个渠道均收到过有虫的植株。有虫不可怕,重点是在清理。强烈建议对带土的植株进行清洗,待植株阴干后视情况喷洒“防治神器”。

2、高湿

大中华的包邮区,该区有个神奇的气候现象——“梅雨季”,多半的的肉肉黑腐就在这个时候。由于LZ才用半露养,梅雨季又不小心出国蹦跶了一周多。回来验收母上大人“精心呵护”成果的时候,内心有多奔溃各位看官可以自行脑补。同时,可能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出现了一定规模的烟熏病。

3、未知

该处理由为“天要你亡,你不得不亡”啊~

二、关于多肉长虫、长菌处理方法:

重点来了,各位现在就强力推荐一下“防治神器”——酒精同学。

记住是浓度在70-75%的消毒酒精~消毒酒精~消毒酒精,重要的事情说三次。

1、杀虫

由于我都在土里预埋了小绿药,虽然是露养但是总体来说虫害不是很厉害。但是介壳虫小绿药是管不了哒,这是我用下来的经验之谈啊。

但是有了酒精就不怕了,看到植株上有介壳虫,喷一下,杰克立马从白色变成淡橘色,秒杀的节奏。而且喷好多下,你也不用怕吸入什么有毒有害的物质,孕妈妈应该也可以使用。

2、杀菌

这个就没什么悬疑了,酒精本来就杀菌哒。

黑腐什么的手术后创口喷一下;

烟熏因为是菌害也可以喷一下;

晒伤防治创口霉变可以喷一下;

洗根后有事没事也可以喷一下;

反正很多很多用途。

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所以不会有残留,另外对肉肉上的粉也几乎没有伤害(薄粉可喷,厚粉慎喷,可能会由于喷洒过量不易干导致粉面断层,像雪莲妹子这种的就别试了,平时没虫也不用杀,喷啥都掉粉)。

酒精杀虫又杀菌,所以对于初、中期的多肉虫、菌类的疾病有比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酒精杀虫杀菌总结

1、购买+使用方便

普通的药店都有买,75%左右的消毒酒精,各处的药房都有的卖的,就是牌子不同而已,一大瓶10块钱(淘宝更便宜)。直接倒在喷壶里就可以用,想用多少倒多少,不存在其他药剂配完要急着用掉的麻烦。注意!一定要用75%浓度左右

的酒精才能起到消毒的作用。

2、效果显着+无毒害

效果嘛,谁用谁知道。

因为是消毒酒精,少量使用LZ以为基本可以算作是无害的,而且挥发掉了就没啦。可以在室内使用,就是使用的时候需要开窗通风,毕竟酒精的味道大家都在医院闻过的,不是那么好闻。

3、不伤害多肉

在自己的叶插盘里使用过,对叶插的小苗和刚发出的根系未见伤害(我连续喷了1周多用来彻底杀杰克)

*注意事项:

1、不要在太阳直射的情况下使用;

2、建议不要灌根(这个我没有试过,由于无法直接挥发完毕,可能会烧根);

3、如果植株病害严重,建议还是拔出手术为好。

篇二:《如何鉴别和处理多肉植物病虫害?》

这是种十分微小的害虫“粉虱”,不仅吸食叶片水分,分泌的蜜露更会带来各种霉菌。被侵害的叶片常常伴随着黑霉病,严重的会导致整棵植物感染死亡。初期及早发现,速速隔离可以避免传染其他植物。若一定要使用杀虫剂,请戴好口罩并及时洗手。推荐缓释颗粒杀虫剂,拌入土中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篇三:《你的多肉植物为什么养不活》

你的多肉植物为什么养不活?

好多花友反应喜欢自然,却无法常到户外,于是大部份花友都会选择在家栽种绿色植物,尤其近几年爆红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拥有可爱讨喜外型,据说容易养活浇水次数少,一窝蜂购

买,才发现怎麽枯萎速度飞快,

本期实验室员是多肉植物达人陈孟贤。

他拥有平面设计师身份加上热爱多肉,跌跌撞撞中学会如何和平相处,在自家顶楼遮雨棚下筑起小花园,起先因受到部落客文章影响,离花市只要5分钟距离,兴高采烈购入,刚开始1个月就收了许多空盆,植物全灭让他很慌,阅读大量资料,调节温度、水分,发现养多肉好难。

植物具疗癒效果,平日压力超载花个10

分钟整理,愉悦心情马上来,陈孟贤表示耐心最重要,如果不熟悉要花更多时间研究,尤其多肉植物在每个季节需要特殊照顾方式,品种也有差,比想像得还困难,但重点三关键阳光、空气、水,根据情况调整,定时照料,夏天太热至少两天要看看植物状况。1多肉植物真的很好照顾吗?

其实看种类,我刚开始以为简单随便种,结果1个月内收起好多空盆,后来才慢慢发觉各种品种在不同季节都会有变化,听到腻三词阳光、空气、水,这三样元素要依情况调整。

2如何做会加速枯萎?

要他们死掉方法许多种,请参考以下多肉死亡指南:

1.每天浇水。(它们大多生长在艰苦环境中,不用过度溺爱)

2.日正当中浇水。(水会马上变热然后盆裡会像个蒸气室把根闷烂)

3.盆底没有洞。(因为根部需要空气流通,能加快水份流通速度)

4.夏天。(尤其台湾夏天.非常闷热及潮湿,我自己夏天都清出好多空盆)

5.虫害。(最可怕为粉介壳虫,药剂时常无法杀死它,身上粉会将药剂带走,试著用针一隻隻刺死)

6.细菌。(常发生生病果冻叶掉在表土开始发烂,并开始传染到整株死亡)3需要注意的地方?

1.长时间日照,多肉生长在类似沙漠环境,阳光不够强会发现每片叶子距离开始拉长,这时不华丽也不可爱了。

2.按品种浇水,水量认真起来会研究不完,以我家环境(全日照、遮雨棚、五楼通风处),秋冬春日夜温差大,靠近冬天我会选择1-2星期浇水,看情况浇透;夏天、春秋偏热时少浇水,大概1个月1次水少量不浇透,有些品种容易乾,需要偶尔喷水雾或移至遮阳区域。

3.介质最关键,想把多肉养好一定要认真探讨这部分,环境、品种、浇水习惯都有其配方。我的懒人配法,底层使用大颗粒煤焦石,中间会用中颗粒赤玉土混中细颗粒煤焦石,表土盖上中粒的赤玉土。每家多肉名店都会卖特调介质配方,依旧不适合环境因素,建议买调配好介质当作中层,底层搭配超疏水介质,比较能预防手痒把土浇透才不至于使根部烂掉,表土最好铺个单一色赤玉石,简单好看。

4不同品种的照顾方式?

1.仙人掌部分夏天放在有洞盆器,尽情浇到透为止,因为生长季所以很需要养分。

2.常见景天科要小心闷热、注意日照是否充足、水份过多、低日照会让它们脖子抽长变得有些丑陋。凉爽季节不过度浇少量水,日夜温差大的秋季限制水份,某些品种会看到颜色转红加密集叶子,就是所谓多肉人在凉爽生长季追求漂亮模样。(常看到日本、欧洲那些乾冷气候区域,多肉们大多颜色鲜红且饱满)

3.百合科及菊科孩子挺喜欢喝水,夏天用喷水器添加水雾,不然容易收空盆。

4.大戟科要特别注意,不是不好养,它们伤口会有白色乳汁,只要碰过记得一定要彻底洗手或乾脆戴手套,有一次在处理时,手指沾到乳汁还洗三次手,但揉眼睛后,马上开始眼睛灼热狂流眼泪,到急诊处理完才停止,期间眼睛发红剧痛,若直接愤进眼球,有可能直接瞎掉。

5.想在室内放植物,请爱用空气凤梨,冷气房内也活很好,只要有些乾泡水15分钟马上硬挺,切记泡水后要迅速甩乾,免得会烂根。

5在室内养多肉可以吗?

篇四:《多肉植物的栽培与管理,病虫害防治》

多肉植物的栽培与管理

(一)栽培要求

1.温度{多肉植物,白色小虫}.

多肉植物大多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但它们并不是只怕冷不怕热,而是因种类不同和分布地气候条件的不同,对温度有多样性的要求。

根据我国大部地区的气候条件,可以把多肉植物对温度的要求分为三个类型:

(1)大多数陆生类型的仙人掌类、龙舌三属、丝兰属、大戢属(少数种例外)、龙树科、夹竹桃科(棒棰树例外)、国章属、马齿苋属和芦荟属的大部分种类要求较高的温度。大致在气温12—15摄氏度时刚开始生长,低于这一温度,则生长停滞,冬季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每年的4—5月和10—11月是生长最旺盛的季节。

(2)大多数附生类型的仙人掌类、番杏科中一些肉质化程度不高的草本或亚灌木、景天科的大多数种类、百合科的十二卷属、萝摩科的大部分种类、夹竹桃科的棒棰树、马齿苋科中回欢草属的大叶种,它们的最佳生长季节是春季和秋季。夏季生长迟缓,但休眠不很明显或休眠期较短。冬季如能维持较高温度也能生长,但其耐寒性较差。番杏科大部分肉质化程度较高的种类、马齿苋科回欢草属中具纸质托叶的小叶种、景天科奇峰锦属和青锁龙属的“冬型种”、百合科的大苍角殿和曲水之宴、百岁兰、佛头玉、龟甲龙等,均为“冬型”种,生长季节为秋到莅年春。冬季应维持较高的温度,最好能保持在12摄氏度以上。夏季有长时间的休眠,通常气温达到28摄氏度以上时即进入休眠阶段。

2.光线

光是一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由于光照强度随纬度的降低而增加,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除少数生长在热带丛林中的附生种类外、原产地大多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多肉植物,对光照要求比较高。

在栽培实践中,栽培者对光线的控制较难掌握。这是因为光线不象温度、湿度,可以通过简单的仪器进行监控;同时,光线又常常和温度发生矛盾,特别是在仙人掌类和其他科多肉植物混栽一室的情况下,更难控制。因此有条件的栽培者起码应将夏季休眠的多肉植物和仙人掌类分棚栽培管理,最好还将附生类型的仙人掌类和陆生类型的分开管理。有些专家建议:在温室中可通过观察某些“指示植物”来判断光线的强弱,若裸萼球属的瑞云,它在光线过强时表面红褐色,过弱时呈绿色并且球体长高,而在生长点处呈绿色,外缘略呈红褐色时说明光线适中。

3.水分与空气湿度

虽然多肉植物中的大多数种类都能耐较长时间的干旱,不会因短期的无暇照顾而干死,但决不是说它们不需要水分。因为这类植物的原产地并不是终年无雨的,相反地有时候雨还下得很大。只是那儿旱季比较明显,每年总有一段时间很少下雨或不下雨,这时候这类植物就处于休眠状态。而当雨季来临,它们迅速恢复生长,这时候对水分的要求还是较高的。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采用盆栽方式栽培这类植物,盆栽时植物的根不可能伸展得很远,不可能象原产地那样从大范围的土层中吸收水分供其生长需要,因此对盆栽植株,必须经常补充水分,特别在生长旺盛期更是如此。但在休眠阶段它们通常对水分的要求较低,适当地干燥还有利植株抵抗寒冷,因此对于冬季休眠的种类,通常采取干燥的方式越冬。

根据种类、株形、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对水分的要求也不同。附生类型的种类对水分的要求比陆生类型的高,幼苗阶段比生长已基本停带的大球要求更多的水分,叶很多很大的多肉植物比株形矮小、非常肉质化的种类需水更多。我国栽培者常把陆生类型的仙人掌类嫁接在附生类型的砧木——量天尺上栽培,对水分的要求应根据砧木的需要给予满足。

除了根部需要吸收水分之外,空气湿度也相当重要。原产热带雨林的附生类型的种类,自然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一些冷性沿岸沙漠降雨量不大,但空气湿度很高,因而原产这些地区的种类也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南美潘帕斯草原区生长的种类,因当地雨水相对较多,杂草灌木丛生,而这些种类本身较矮小,因而经常是在相对封闭、空气湿度较高的环境下生存,它们对空气湿度的要求也就比较高。我国栽培者对原产这一地区的种类和量天尺作砧木的植株采用相对密闭的栽培法,在一定的生长期内可达到生长快、表皮颜色富有生气的效果。{多肉植物,白色小虫}.

除了这些特殊生境条件下原产的种类需要较高空气湿度外,其他大多数种类对空气湿度的要求并不太高,但还是需要一定的空气湿度。特别是当持续无雨,连续刮干热的西南风时,如果不采叶的多肉植物会落叶。在栽培繁殖的某些阶段,如种子萌芽时,幼苗阶段,扦插生根期都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在盛夏高温期,温室需要加强通风以利降温,这时空气湿度就会显得不足,冬季加温时也会使整个温室或温室的局部区域空气湿度降低,因而都必须予以补充。空气湿度过低还会诱发红蜘蛛大量繁殖,对植株造成危害。但空气湿度过高,又会孽生病害、介壳虫,还会导致一些刺的色彩褪掉,因而空气湿度的调节应根据种类、气候、生长阶段来进行,同时还应考虑其他管理措施带来的影响。

4.空气

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新鲜空气。在原产地,大多数多肉植物生长在旷野中,在没有污染的新鲜空气中健康的生长。夏季,仙人掌属、天轮柱属的种类在露地栽培的效果明显地比在温室内好。一些附生类型的种

类可放在室外荫棚内种植,长势也非常好。

多肉植物中很多种类因其不耐强阳光直晒和雨淋的特性。不得已在温室中长年栽培。但不能由此而否定新鲜空气的重要性。事实上许多栽培者对一些用薄膜罩起来密闭栽培的种类,在傍晚时也要除掉薄膜,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夜间温度降低,另一方面可补充新鲜空气。

夏季特别是江南的梅雨期如不注意通风换气,很容易诱发病害和红蜘蛛。对夏季休眠的种类,通风就更有必要。土壤中的空气对根系的生长和植株的生长发育很重要。栽培多肉植物的培养土决不能过与粘重,平时还要勤松土以利透气。

5.土壤

(1)基本要求:和很多人想像的正相反,多肉植物对土壤的要求相当高,决不是随便弄点什么土或砂子就可以种好的。所谓要求高并不是指土壤肥份越高越好。而是必须根据种类的不同习性和要求来配制最适合它们生长的培养土。

多肉植物对土壤的基本要求是:疏松透气,排水、保水性好,含一定量的腐殖质,颗粒度适中,没有过细的尘土,呈弱酸性或中性(少数种类可以为微碱性)。

各个类型的种类对土壤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如附生类型的仙人掌类,要求疏松透气,腐殖质多呈弱酸性的土壤,最好不要含砂子、石砾和石灰质材料。而一些原产石灰岩地带的种类,如仙人掌科的月华玉属、白虹山属、岩牡丹属,番杏科的天女属和肉黄菊属,要求疏松透气、富含钙质的土壤。量天尺,仙人球(草球)和生长快的仙人掌属、天轮柱属种类,要求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而生石花等小型种类,培养土中不应含过多的腐殖质。目前常见栽培的种类中,除原产加勒比海诸岛的花座球属种类外,土壤中均不能含有盐分。

(2)常用材料:只要能满足上述基本要求的,均可作为配制培养土的材料。目前普遍使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砂:应不含盐分,没有太细的沙尘,最好经淘洗、晒干后备用。颗粒度0.2—2毫米。国外专家对砂的要求很严格,日本专家主张用溪流上游的砂:而欧美专家主张用石英矿砂,因矿砂没有经过水流冲刷,颗粒形状不规则,更有利于透气。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取材不易,因而目前很多栽培者都尽量少用砂,而用砾石、珍珠岩来代替。

②园土(壤土或砂壤土):栽培蔬菜或露地花卉的土壤,其颗粒度中等,排水、保水性都好,有一定的腐殖质。缺点是草籽多,也可能含病菌和虫卵。因而使用前要先暴晒或蒸气消毒,再过筛。一般采用两次过筛,先用粗筛过筛(粗筛眼为2毫米),将粗土弃之不用或垫放在大盆底部,后用细筛(细筛眼为0.2毫米)除去微尘。

③基肥:据日本专家推荐,可用牛粪2份、豆饼或菜饼2份、草木灰1份、贝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