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记
导航

十一哈尔滨旅游_哈尔滨之旅游记

2021-01

哈尔滨游记

今天在哈尔滨的游览线路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太阳岛冰雪艺术馆、俄罗斯风情小镇、龙江冰秀、中央大街。

夏天的哈尔滨气温在30度左右(比重庆低10度左右),是避暑游的好去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建的东正教的教堂,外观对称,工艺繁复,虽然经过了一百多年,依然保存完好。

太阳岛上的冰雪艺术馆,要穿好羽绒大衣才能进去。里面是各色冰砖雕刻的艺术品。有世界名画、有汽车、有火车、有佛像、有教堂,莫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许多作品是用染了色的彩冰雕刻,看起来晶莹剔透,颜彩浓郁,令人感到十分惊奇,不时可以听到观赏者啧啧称奇的声音。在冰雪艺术馆的最里部,有一个滑冰道,人坐着废旧汽车轮胎向下滑,速度越来越快,滑行得越来越恐怖,即将结束处轨道是弯的,旧汽车轮胎会转弯打旋,滑行者担心头部撞在轨道壁上,每个滑行者到此就会发出“唉”的尖叫,旋几圈之后废旧汽车轮胎就停止了,用一个字来形容,这个是“爽”。我亲自坐一了次,体验很刺激、很惊险、够爽!

当我从冰雪艺术馆出来时,一瞬间我的眼镜上就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这就是物理学上讲的凝华,立即叫朋友为我的眼镜拍了照,以后讲凝华时可用此照片为例讲解。

冰雪艺术馆还为参观者准备了纯正的姜汤,喝着热气腾腾的茶色姜汤,即暖心又暖胃,刚才艺术馆内受的寒气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夏天到哈尔滨这个室内的冰雪艺术馆还真值得一看的。导游讲冬天有大型的室外冰雪艺术节,每年吸引全球各国的游人来哈尔滨享受冰雪之美。室内冰雪艺术馆的作品则是每年冰雕比赛获得前三名作者的作品的缩小而成的,虽然体积较小,但艺术性不打折。

俄罗斯风情小镇,有出售各种俄罗斯商品的商店,还有俄罗斯美女提供合影服务(10元/人)。小镇特别为每位游览者办了本“护照”,持小镇护照方可入内,有点像出境游似的,小有趣味。

俄罗斯风情小镇最精彩的还是俄罗斯歌舞表演。俄罗斯姑娘非常敬业地表演了俄罗斯民族舞蹈,只见她们着的是专业的表演服,化着浓妆,举手抬脚之间合着音乐的节拍和韵律,表演十分投入。在看俄罗斯姑娘表演的过程中我突想有一个想法: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会唱歌跳舞!一个人学会了唱歌跳舞,不仅是用于表演,用于娱悦自己的身心也是大有裨益的。我们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守住自己的阵地,不要轻易把自己的课让给所谓的“主科”了,而要教会学生识谱、教会学生一种乐器、教会学生舞蹈,即把学生自学音乐舞蹈的能力培养起来。我们的家长要重要学生学习音乐舞蹈的投入,不要认为小学升学不考、中考升学不考、高考升学不考就不学,而是要为孩子的终生幸福而投入教育训练项目。由于俄罗斯人在哈尔滨经营多年,哈尔滨人也受到相应的音乐舞蹈艺术熏陶,哈尔滨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音乐之城。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他们有唱歌跳舞的天赋,比如藏族、苗族、蒙古族等,他们几乎人人会喝歌跳舞。反倒是汉族,会唱歌跳舞的人占的比例极低,杨德发认为汉族人在经济发展之后应该补上这个短板。

哈尔滨的龙江冰秀是个巨大的发明,它把杂技和滑冰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形态——冰上杂技。演员一边滑冰,一边表演杂技,难度之大是普通人不可想象的。但龙江冰秀的演员却玩得颇为娴熟,在音乐的伴奏下滑、转、旋、跳、翻滚、顶盘、打太极、踩高跷、钻圆环、钻冰打鱼等等,无不表现得惊奇连连,内容则是反应东北人生活的方面方面,在冰上秀出东北人的人生。我在看的过程中不断录像,虽然觉得好,但整个节目似乎在“情”字下的功夫不足,没有把东北发生的感动人的事编排到节目中去。没有想到,导演在最后一个节目结束之前,通过大屏幕放出演员在训练过程中受伤的视频,看着小演员们为了完成一个高难度的动作摔伤的镜头,我的眼泪一下了就滚了出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哪个精彩的表演掺得了假水吗?哪一位成功的艺人不下一番苦功夫去训练自己的技能技巧呢?教师要表现出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下苦功夫训练自己的教学技能技巧行吗?有些技能我们学会了,一段时间不练,就会生疏,虽然由于动作已经产生长时记忆,可以捡回,但不练就会止步不前,最终还给老师。所以,许多技能学会之后还得天天练,天天练就会变得老练,成为熟手、老手、高手。许多教师对我说,他不会写作。请问:他写过几篇文章呢?如果暂时不管写得好不好,天天写一篇,天天写,天天改,坚持一年,能写不好文章吗?绝大多数作家都是在中小学时代养成写日记习惯的人。天天写长日记,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捷径,也是培养作家的坦途。

导游讲,中央大街最贵的是公路上的地砖,由俄罗斯人占领哈尔滨时铺就,施工工艺复杂,至今保存完好,据说与莫斯科红场上的地砖一样,还用几百年也没有问题。由于要去火车站赶火车去海拉尔,我们只在中央大街看了一个小时,斯大林公园根本没有时间去。

哈尔滨的夏天是繁华的,人来人往,人们的消费欲非常的强。导游讲哈尔滨人也像俄罗斯人一样,即时行乐,喜欢什么借钱都要买。这句话也印证了我在《杨德发人生动力论》一文中阐述的“喜欢”是人生的动力。教师让学生喜欢上自己教的学科,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学科借钱都要买这一学科的参考资料来深度自学。

今天哈尔滨的导游小颜为了动员大家都去自费景点玩,说:你们出来是为了玩开心,我是为了你们玩开心服务的。我们教师能让学生学得开心吗?我们不正是为学生学得开心提供智力服务的吗?这个开心就是我在《杨德发人生动力论》中说的那个“喜悦”。

今天在哈尔滨玩得还是比较开心,唯一令人不解的是哈尔滨火车站太烂、太脏。

今天在哈尔滨游览,让我时时想起2012年冬天与伍永刚老师一起到哈尔滨参加全国青年物理教师大赛学习的情况。当时是冬天,零下29度,我和伍永刚老师一起住一个间标,住了四个晚上,我们每天晚上在宾馆交流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艺术、教育科研等,我们还一起指导李洪波老师在中国物理学会的年会上发言介绍伍永刚老师创立的三助式教学。虽然以前伍永刚老师和我均在重庆七中工作,但彼此了解不深。通过这四个晚上的深入交谈,伍永刚老师了解到我的真才实学,就向求贤若渴的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伍老师是物理教研员)龚雄飞院长推荐我去任教研员。后来经龚雄飞院长、李代文副院长面试之后于2014年7月调入沙坪坝区进修学院。换句话说,2012年冬天的那次哈尔滨之行,改变了我的命运——使我由一位中学物理教师转型为教师进修学院的一位教(一声)研员。我先后在进修学院科研中心、培训中心任教研员,使我的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培训能力、写作能力均得到大幅提升,近一年多在《校长传媒》等公众号上发表文章200余篇,累计读者近1000万人/次。

今天是第二次到哈尔滨,我不知道于我的人生又有什么改变?但至少让我得到一句话:教师要让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是为学生学得开心服务的。

(写于2017年8月10日晚8:50,从哈尔滨到内蒙古海拉尔的火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