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𩓞字的意思

𩓞
𩓞
拼音jìng 注音ㄐ一ㄥˋ 简体部首頁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15画
繁体部首頁部
五笔QVHM 仓颉BDMBC 郑码PVXG 结构左右 统一码294DE 笔顺ノ丶丶ノフ一一丨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统一码

𩓞字UNICODE编码U+294DE,10进制: 169182,UTF-32: 000294DE,UTF-8: F0 A9 93 9E。

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异体字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𩓞

𩓞【戌集下】【頁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正韻》𠀤疾政切,音淨。《說文》好貌。《廣韻》𩓞首。

《正字通》樂工、倡優、弄人,一曰𩓞。俗作淨。

《集韻》疾郢切,靜上聲。䫤𩓞,好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𩓞【卷九】【頁部】

好皃。从頁爭聲。《詩》所謂“𩓞首”。疾正切

说文解字注

𩓞)好皃。頭好也。从𩑋。爭聲。疾正切。十一部。詩所謂𩓞首。𩓞首當作螓首。見衞風碩人。傳曰。螓首、顙廣而方。箋云。螓謂蜻蜻也。按方言。蟬小者謂之麥蚻有文者謂之蜻蜻。孫炎注爾雅引方言。有文者謂之螓。然則螓蜻一字也。引古罕言所謂者。假令詩作𩓞首。則徑偁詩句、不言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