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𦙺字的意思

𦙺
𦙺
拼音jià jiā 注音ㄐ一ㄚˋ ㄐ一ㄚ 简体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9画
繁体部首肉部
五笔LKEF 仓颉KRB 郑码YMJQ 结构上下 统一码2667A 笔顺フノ丨フ一ノフ丶一

基本解释

统一码

𦙺字UNICODE编码U+2667A,10进制: 157306,UTF-32: 0002667A,UTF-8: F0 A6 99 BA。

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异体字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𦙺

𦙺【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玉篇》古腵切。《廣雅》𦙺䐒,不密。𦙲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痂【卷七】【疒部】

疥也。从疒加聲。古牙切

说文解字注

(痂)疥也。按痂本謂疥。後人乃謂瘡所蛻鱗爲痂。此古義今義之不同也。葢瘡鱗可曰介。介與痂雙聲之故耳。南史。劉邕嗜食瘡痂。謂有蝮魚味。从𤕫。加聲。古牙切。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