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胐字的意思

胐
拼音fěi kū 注音ㄈㄟˇ ㄎㄨ 简体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9画
繁体部首肉部
仓颉BUU 郑码QZZI 四角72272 结构左右 统一码80D0 笔顺ノフ丶一フ丨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ěi(ㄈㄟˇ)

⒈  新月开始有亮光:“三月,惟丙午胐。”

⒉  天刚发亮:“(日)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是谓胐明。”

⒊  农历初三的代称:“三日曰胐。”

统一码

胐字UNICODE编码U+80D0,10进制: 32976,UTF-32: 000080D0,UTF-8: E8 83 90。

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胐

胐【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苦骨切,音窟。胐臀。《正字通》按俗謂髀之近竅者爲髀窟。《博雅》胐,腳也。《釋文》篤骨反。

《集韻》張滑切,音窡。厀疾。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胐

胐【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苦骨切,音窟。胐臀。《正字通》按俗謂髀之近竅者爲髀窟。《博雅》胐,腳也。《釋文》篤骨反。

《集韻》張滑切,音窡。厀疾。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