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漼字的意思

漼
拼音cuǐ cuī 注音ㄘㄨㄟˇ ㄘㄨㄟ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4画
繁体部首水部
五笔IMWY 仓颉EUOG 郑码VLNI 四角32115 结构左右 统一码6F3C 笔顺丶丶一丨フ丨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uǐ(ㄘㄨㄟˇ)

⒈  (水)深:“有漼者渊。”

⒉  流泪:“指季豹而漼焉。”

统一码

漼字UNICODE编码U+6F3C,10进制: 28476,UTF-32: 00006F3C,UTF-8: E6 BC BC。

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English

having the appearance of dep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cuǐ

〈形〉

(1) 水深的样子 [dropping]

漼,深也。从水,崔声。——《说文》

有漼者渊。——《诗·小雅·小弁》

(2) 又如:漼澯(水深而清澈的)

(3) 涕泪流下的样子 [droping]

指季豹而漼焉。——《吊魏武帝文》。注:“泣涕垂貌。”

(4) 又如:漼漼(涕泣垂泪的样子);漼然(垂泪的样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漼

漼【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七罪切《集韻》《韻會》《正韻》取猥切,𠀤音璀。《說文》深也。《詩·小雅》有漼者淵。或作㵏。

鮮明也。《詩·邶風》新臺有洒洒。《韓詩》作漼。

涕垂貌。《陸機·弔魏武帝文》指季豹而漼焉。

壞貌。《崔駰·慰志賦》王綱漼以陵遲。

折貌。《傅毅·舞賦》漼以摧折。

水名。《山海經》湟水,亦曰漼水。

《集韻》昨回切《韻會》《正韻》徂回切,𠀤音摧。漼溰,雪霜積聚貌。或作凗。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漼

漼【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七罪切《集韻》《韻會》《正韻》取猥切,𠀤音璀。《說文》深也。《詩·小雅》有漼者淵。或作㵏。

鮮明也。《詩·邶風》新臺有洒洒。《韓詩》作漼。

涕垂貌。《陸機·弔魏武帝文》指季豹而漼焉。

壞貌。《崔駰·慰志賦》王綱漼以陵遲。

折貌。《傅毅·舞賦》漼以摧折。

水名。《山海經》湟水,亦曰漼水。

《集韻》昨回切《韻會》《正韻》徂回切,𠀤音摧。漼溰,雪霜積聚貌。或作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漼【卷十一】【水部】

深也。从水崔聲。《詩》曰:“有漼者淵。”七罪切

说文解字注

(漼)深也。小雅。有漼者淵。毛傳曰。漼、深皃。从水。崔聲。七罪切。十五部。詩曰。有漼者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