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淟字的意思

淟
拼音tiǎn 注音ㄊ一ㄢˇ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1画
繁体部首水部
五笔IMAW 仓颉ETBC 郑码VLEO 四角35181 结构左右 电码3235 统一码6DDF 笔顺丶丶一丨フ一丨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iǎn(ㄊ一ㄢˇ)

⒈  〔淟涊(niǎn )〕a.污浊,卑劣,如“切淟淟之流俗。”b.热风,闷热,如:“温风淟淟。”c.软弱,懦怯。

统一码

淟字UNICODE编码U+6DDF,10进制: 28127,UTF-32: 00006DDF,UTF-8: E6 B7 9F。

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 𠗘

English

turbid; mudd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tiǎn

〈名〉

(1) 污垢,斑渍 [dirt]。

(2) 如:淟浊(污浊);淟然(污秽);

词性变化

tiǎn

〈动〉

(1) 沉沦;埋没 [sink into]。

(2) 如:淟汩;淟湎(沉湎浊流。亦指流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淟

淟【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韻會》《正韻》𠀤他典切,音腆。《博雅》淟涊,垢濁也。《楚辭·遠遊》切淟涊之流俗。

汨沒也。《唐書贊》淟汨於隋。

《集韻》多殄切,音典。義同。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淟

淟【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韻會》《正韻》𠀤他典切,音腆。《博雅》淟涊,垢濁也。《楚辭·遠遊》切淟涊之流俗。

汨沒也。《唐書贊》淟汨於隋。

《集韻》多殄切,音典。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