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䏣字的意思

䏣
拼音jué qù qū 注音ㄐㄩㄝˊ ㄑㄨˋ ㄑㄨ 简体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9画
繁体部首肉部
五笔EEGG 仓颉BBM 郑码QLC 四角77212 结构左右 统一码43E3 笔顺ノフ一一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统一码

䏣字UNICODE编码U+43E3,10进制: 17379,UTF-32: 000043E3,UTF-8: E4 8F A3。

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English

(same as non-classical form 蛆) maggot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䏣

䏣【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七余切《集韻》千余切,𠀤音疽。《說文》蠅乳肉中生蟲也。《廣韻》蟲在肉中。《集韻》或从虫。亦作𧐅

《廣韻》《集韻》𠀤七慮切,音覷。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䏣【卷四】【肉部】

蠅乳肉中也。从肉且聲。七余切

说文解字注

(䏣)蠅乳肉中也。三蒼曰。蠅乳肉中曰䏣。通俗文云。肉中蟲曰䏣。周禮蜡氏注。蜡、骨肉腐臭蠅蟲所蜡也。蜡讀如狙司之狙。按狙司俗作覰伺。釋蟲。翥醜?。翥本作䘄。干據反。見廣韵。卽周禮所謂蜡。三蒼所謂乳肉中也。从肉。且聲。七余切。五部。作蛆者譌。